特朗普访华凸显中国油气市场权
|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小 中
大 】 我要投稿 |
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带着庞大的商贸团队对中国展开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此次来访的贸易代表团成员总数为29人,超过10人来自能源及环保领域,占比约40%,其中包括Cheniere能源、阿拉斯加天然气、得克萨斯天然气等多家能源公司。
在11月9日举行的中美企业家对话会上,两国企业在两场签约仪式上共签署合作项目34个,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创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纪录,也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这些项目中,既有贸易项目,也有双向投资项目;既有货物贸易,也有服务贸易,涉及“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农业、化工、环保、文化、医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广泛领域。从签约项目所涉及的行业来看,能源类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50%。
虽从签约的约束力看,大部分都是谅解备忘录或者意向合作书,但金额巨大合作范围广泛前所未有,反映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关系继4月海湖庄园会晤以来持续升温的良好态势。超过一半的签约项目为能源领域,反映了中美双方的比较优势以及现实需求。中美两国在各领域丝丝相扣,世界第一和第二两大经济体既竞争又合作,本次特朗普访华中美取得的合作成果是“求同存异”的最好体现,也开启了中美能源合作的新时代。
从本次的签约项目来看,新时代的中美能源合作有以下特点:一是能源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领域,这与特朗普上台后平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政策取向息息相关。
此次美国商贸代表团与中国签署的能源领域协议,几乎全部集中在油气领域,这契合了特朗普竞选和当政以来一贯的能源政策导向,发挥美国在传统能源的优势,将美传统能源出口到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中国,而石油天然气进口日益增加的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这是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是中美能源合作的优势基础。
6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能源部发表了主题为“能源主导权”的演讲。除了重申美国能源独立的目标外,特朗普还宣布了一系列能源新政,振兴核能,并废除煤炭行业生产以及出口的一系列限制。与此同时,特朗普退出了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宣称《巴黎协定》损害美国竞争力。
从特朗普上任以来的能源政策措施可以看出,特朗普一改奥巴马时期对新能源、清洁能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积极世界引领角色,变为退出应对气候变化协议、扶持传统能源、削减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产业的补贴;从奥巴马对清洁能源的一边倒转变到更为平衡的对待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挥美国在页岩油领域以及其他能源产业的优势,增进美国就业、引导能源出口。
二是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是页岩油气以及液化天然气,页岩油气开采技术是美国巨大的优势,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是中美能源合作的体现。2015年美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以来,中国迅速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原油的最大进口国。在油气领域,中美双方首次成为合作关系,并且越趋紧密。
此次签署的协议中,最大的一笔是中国能源建设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关于页岩气和化学品生产的投资框架协议,金额高达830亿美元。中国现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双方在页岩油气的合作顺理成章,既满足了中国对石油来源多源化的要求,也满足了美国加大石油出口的政策取向。同时,众所周知,美中两国分别是页岩油储藏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也急需页岩油气开采的技术,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后最大的谈判筹码,凸显了中国的油气市场权。
三是中国能源合作缓解了美中贸易逆差导致的巨大的政治压力,双方求同存异,避免了贸易战。
伴随中国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且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今年1月至9月,中美贸易总额2.89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增长了18.7%,其中中国对美出口增长了16.5%,从美国进口则增长了25%。同时,中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16年美中贸易逆差达到了3470亿美元。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美贸易顺差连续5个月超过了250亿美元。
今年8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责成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决定是否对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301调查”。尽管中美贸易巨大的顺差有很多原因,如加工贸易、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但最直接的原因来自美国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给了中国强大的外交压力。
而能源合作却可以适度缓解这一政治压力。美国的能源出口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以及新能源,都可以对冲一部分贸易逆差,缓解美国在贸易方面的压力。中美能源贸易将为促进双方经贸发展、贸易结构平衡发挥巨大作用。(作者许勤华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
来源:中国石油报 |
时间:2017年11月14日 |
浏览1163次 |
精彩导读 |
|
排名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1 |
黄维和 |
男 |
教授级高工 |
2 |
熊春明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3 |
高雄厚 |
男 |
教授级高工 |
4 |
张义杰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5 |
廖广志 |
男 |
教授 |
6 |
付兴国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7 |
冉启全 |
男 |
高级工程师 |
8 |
李阳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9 |
罗健辉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10 |
王璞珺 |
男 |
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