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石油消息获悉,2022年9月28日记者获悉,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
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表明,该产品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耐温、耐蚀性能出众,具备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能为油气田平稳运行和高效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含硫化氢是我国西部油气资源的重要特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抗硫合金管线造价居高不下,而抗硫碳钢管线因为加注缓蚀剂导致加注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基于腐蚀治理及降本增效的双重需求,耐蚀性优良的非金属管材成为含硫油气输送用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凭借多年在非金属和复合材料领域的深入研究,突破了管材结构设计、选材评价、质量评定、现场应用、运营维护和寿命评估等技术瓶颈,采用高阻隔、耐高温、抗溶胀的热塑性塑料作为内衬层,开发出国内首个
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并于2020年获批成为集团公司自主创新重要产品。它可长期在110摄氏度的环境下服役,设计最高输气压力提升至16兆帕,最高硫化氢分压达2500千帕,性能指标超过国际标准。
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比常用的825镍基合金双金属复合管成本降低约22%,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施工成本降低40%以上。同时,解决了合金产品腐蚀穿孔的问题,使用寿命预计可提升2到3倍,有效降低失效事故带来的环境污染。据悉,该产品拥有21件核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件、新型实用专利8件。研发的同时,工程材料研究院配套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基于服役工况条件下的全尺寸实物管材性能评价技术体系,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全面提升了我国油气田地面非金属管道的应用水平。
该产品在塔里木油田示范应用超过4.8千米。经后期多次取样评价证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服役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酸性气体集输工艺使用要求,有望替代金属耐蚀管材,成为解决酸性气田集输管道腐蚀失效、降低管道建设投资的有力抓手。据悉,该产品进一步优化后还可应用于井下智能连续管和海洋非金属复合管,为国内油气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延伸阅读
【技术优势】
在酸性气田集输管道领域,由于
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产品的出现,国内首次实现了非金属复合管替代价格昂贵的合金管。工程材料研究院突破了选材手段匮乏、现场应用技术缺失等瓶颈,实现了该类管材的规范化、规模化应用;建立了模拟服役条件下的全尺寸非金属管耐介质的关键性能指标,形成了系列服役性能评价技术;围绕产品研发,制修订1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全面提升了我国油气田地面非金属管道的应用水平。
【应用效果】
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能够大幅减少油田的建设成本,有效保障我国西部油田复杂苛刻服役环境下的地面管道运行安全。可以预见,未来在地面管道总里程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管道的失效率不仅会得到控制,而且事故发生率会降低。同时,该产品的应用可以解决管材腐蚀的问题,改善因管道失效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