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
新奥能源在国企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等浪潮下分到了一杯羹,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民营企业,也成为香港市场上的一只大牛股。从2001年上市,到2013年底,涨幅已经超过50倍。
不过,自2014年下半年,受到天然气价格上调,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用气需求增速回落影响,
新奥能源股价开始进入下滑通道。
近来,随着部分气改政策的逐渐落地,新奥股价开始回升。上月初以来,新奥股价涨幅为26.71%,7月7日,单日股价涨幅为6.28%。天然气改革的大博弈让人眼花缭乱,但近期市场的表现,很明显是认为,天平将向具备区域垄断优势的城市燃气分销商们倾斜。
新奥能源这是要开启新一轮上涨的模式么?
说新奥就不得不说其创始人
王玉锁,
新奥能源崛起,股价狂涨50倍的历史,就是
王玉锁踏准改革节奏和政策鼓点,大踏步前进的历史。
牛人王玉锁:踩准改革鼓点,缔造千亿能源帝国
““双轨制”——人生第一桶金”
1986年,22岁的
王玉锁抓住了天然气价格实行“双轨制”的机会,在家乡开起了液化气站,拿的是计划价,卖出去的是市场价,并从中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双轨制”——2005年以前我国对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分为“计划内气”和“自销气”,“计划内气”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政府定价,并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对化肥、居民、商业和其它用气实行分类定价;“自销气”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价。
1989年,创办廊坊夏利汽车出租公司,是后来新奥创业的开端。
1992年,注册成立廊坊天然气有限公司;同年,华北油田允许零散气井与外界合作开发,
王玉锁又一次抓住机会,一口气拿下了3个气井。
一鼓作气,
王玉锁于1993年成立新奥燃气公司,正式进入城市燃气分销领域。同年8月,将天然气引入廊坊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家进军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
1994年,
王玉锁进驻地产业,创办廊坊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投资高科技工业领域,创办了新奥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为目前新奥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产业版图的扩张,新奥在廊坊逐渐打开局面,收入稳步增长,但是
王玉锁知道廊坊的市场毕竟太小,趋于饱和的一天不会太远。
““西气东输”——快速发展期”
1998年,一系列政策的发布让
王玉锁振奋:政府出台了鼓励民营企也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同年10月,国家计委开展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从此,新奥开始了走出去的战略,“西气东输”的管道铺到哪,新奥燃气就开到哪。2000年,
王玉锁在江苏、安徽等6个省市成立了8家分公司,开始快速的版图扩张。
2001年,新奥燃气(2688.HK,现为
新奥能源)在香港上市。上市3年后,新奥版图扩张到全国14个省60多个城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多领域发展——有技术才是王道”
王玉锁是一个危机感极强的企业家,在新奥的燃气业务如日中天时,他曾向员工提出三个问题:随时可能受到资源制约的新奥10年以后卖什么?没有自主品牌的新奥20年以后是什么?经营权合同到期后的新奥30年后干什么?
2004年,
王玉锁开始了“二次创业”,投入20多亿元到煤化工项目,向上游清洁能源产品研究开发领域进军,大力推进煤基低碳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能源全产业链。
2006年,
新奥能源研究院以及新奥科技公司成立。经过多年研究,不仅研发出煤制天然气技术,还将煤制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焦油、灰渣等变废为宝。
此外,2003年,
王玉锁以5461.49万元全资收购河北威远集团,间接控股上市公司威远生化(600803.SH,现为新奥股份),进入生物化工领域。经过多次重组后,威远生化由原来单一的农药生产销售业务已经变为煤炭、煤化工及农兽药三大板块业务构架。
2006年,成立北部湾旅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旅游运输业务,并于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
2010年初,
王玉锁推出泛能网,朝互联网能源方向进军。
截至2016年底,新奥集团年度营收和企业总资产均超千亿元人民币,员工逾4万人,旗下拥有
新奥能源(02688.HK)、新奥股份(600803.SH)、北部湾旅游(603869.SH)三家上市公司。
新奥能源:第一批吃螃蟹的民营燃气企业
故事讲到这,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民营企业——
新奥能源,发展的怎么样呢?
2003-2013年,是天然气行业的黄金十年,受益于国内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持续高位的房地产投资拉动,我国天然气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
在这黄金十年,
新奥能源销气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2%,营业收入从2003年的8.8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30.37亿元,增加了25倍,净利润从2003年的1.8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2.52亿元,增加了5.84倍。
2014年以后,因为天然气气价改革,天然气价格出现连续上调,叠加之后经济放缓,下游工商业用气需求增速明显回落,主要燃气运营商销气量增速降至2015年的12%以下,
新奥能源营收增速开始下滑,净利润也出现下降。
曾经靠优势互补与“三桶油”合作而非竞争的策略,
新奥能源迅速发展为与华润燃气燃气、中国燃气等并列的中国三大燃气公司,且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但是,近几年,随着央企挤压、城市燃气市场逐渐饱和,新奥的业绩也落后于另外两家公司。
天然气上游第三方准入新奥布局LNG接收站
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天然气上游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逐渐转变。
长期以来,在我国天然气上游市场,不管是国产气还是进口气,“三桶油”均处于垄断地位。 2013年,页岩气第二轮招标面向全社会开发,第一次在上游勘探开发中引入了“三桶油”之外的主体;2015年,以新疆为试点,将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面向全社会招标。但因为地质条件等因素,这两次实验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2016年,中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文件,推动上游天然气管道运营和销售分离,促进长输管网设施运营企业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明确下游用户接入管网设施的条件,进一步推动上游管网、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注意到政策风向变化的
王玉锁又振奋了,从2013年开始计划舟山LNG接收站项目,但由于政策原因,项目一直没有开工;2014年底国际油价暴跌加上北美LNG大规模输送,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于2015年正式批准该项目施工。
根据新奥股份年报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所属新奥集团投资建设的浙江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项目配套码头工程设计能力为950万吨/年,其中一期设计接收能力300万吨/年,预计于2018年 6月年竣工并达到接收第一艘船的条件。
舟山LNG接收站建成后,新奥有可能分享低价天然气带来的价差增厚。
我国的能源供给结构为多煤少油缺气格局,随着天然气随着需求不断增长,海外进口占比逐年攀升,且随着油价下行影响,我国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价格逐渐降低。虽然,进口LNG价格略高于进口管道气,但LNG在运输上不用依靠管道,可以直接通过陆路、水路运输,流通较为灵活。
以下为面包财经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绘制的我国进口LNG与进口管道气价格走势图:
有了LNG接收站,新奥还缺什么呢?那就是锁定气源。
2016年,新奥股份通过子公司以7.55亿美元(约49亿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油气上市公司Santos 2.1亿股的股份,占Santos已发行流通股股份总数比例为10.07%,成为Santos第一大股东。并于2017年4月与弘毅投资旗下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公司、弘毅投资及各自关联方合计持有Santos 3.15亿股股份,占Santos已发行流通股股份总数的15.1%。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为我国LNG主要进口国,占我国2016年LNG进口量的45.96%。
曾多次踏准政策节拍并在“能源央企”间游走生存的
王玉锁,这一次,能通过获得LNG进口权挤入天然气上游市场打开新奥集团新的成长动力吗?值得关注。
能源深化改革+环保天然气市场第二轮成长开启
7月4日,发改委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并将“煤改气”、天然气调峰发电、天然气分布式、天然气车船作为重点推进。
上述《意见》中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但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5.9%,与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中天然气占比平均水平的23.9%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教授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上述《意见》出台后,总体上使得油气改革的政策系统性更强,文件的发布意味着天然气在中国将迎来新的“黄金十年”,对整个天然气产业链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有市场就有利益分割,今年5月中旬,几家香港上市的燃气企业就因为一项天然气价格改革意见集体暴跌,所以,天然气价改到底对燃气企业的经营收益有没有影响呢?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天然气的价格形成模式:
2011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成本加成法”为主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天然气通过区别气源、路径,分别由发改委制定出厂价和管输价,再由各地政府制定城市配送服务费从而得到终端价。
但是,随着我国天然气产业规模扩大,我国天然气供应开始呈现“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的多气源新格局,政府已经无法对多气源、多管道进行价格逐一审核监管。
近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采取“管住中间(管输价和配气价),放开两头(井口价、门站价和零售价)”的方式多次对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调整,我国天然气定价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下为我国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明细:
今年5月15日,关于“配气价格准许收益率不超过有效资产税后收益率6%”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日,香港市场燃气股全线下跌。
大家对这一措施的解读为降低燃气的终端销售价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燃气企业的业绩。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燃气分销公司都是配、售一体,终端价里包含配气费和售气价格,部分地区还收取燃气接驳费、安装费等,而意见中的收益率是不包括接驳费等其他收益的。
以目前燃气企业收益情况来看,剔除接驳费等其他业务影响后,几家在港上市大型燃气公司都在6%以上,其中,
新奥能源2016年剔除一次性损益及包含接驳费,总资产回报率为7.9%,所以市场反应比较激烈。在6%传言的突袭下,5月15日,
新奥能源股价暴跌超过12%,华润燃气跌逾10%。
但从6月发布的正式稿来看,准许收益率上调为7%,且龙头燃气企业或将由于生产效率较高而在政策上处于优势——低于标杆成本,收益率或可超过7%。例如,中国燃气、华润燃气以及
新奥能源供销差均在3%以下,低于发改委不超过5%的要求。
又一次大改革,又一次重新分配蛋糕,屡屡踩准鼓点的
新奥能源,或许这次仍然是一个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