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技术成果发布会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CPECC)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召开,标志着我国
超低温核心装备取得重大
突破。该技术此前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上,获评“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优秀技术成果”。
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关键材料、核心工艺及整机制造完全自主可控,静态蒸发率小于0.49%/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较于国内现有小型容器,该储罐装车时间从7天缩短至8小时,装车过程气化率从50%降至3%。目前,CPECC围绕该技术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项,主导制定行业和团体标准9项。此外,该产品已通过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PED认证。
CPECC历时3年,攻克了超低温材料物性数据少、绝热材料抽真空难等难题,有效确保了储罐在极端温差条件下的气密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抗脆裂性能和绝热性能。今年3月17日,该储罐在项目现场完成测试。其技术可应用于液氢等深冷领域,还能为可控核聚变低温恒温器和低温工厂提供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表示,这一“大国重器”的发布令人振奋,下一步需全面提升软硬件及理论技术,构建我国首个超低温储罐产业链,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