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石油网消息,截至7月9日,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万口油井评价挖潜重点工程项目,在鄂尔多斯盆地主力油藏和上产区已累计复产长停井3350余口,累计增油205万吨,恢复日生产能力2100吨以上,实施效果显著。
今年,是
长庆油田万口油井评价挖潜重点工程项目攻克长停井复产技术的第5年。在前期实施过程中,挖潜项目组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低阻油层识别、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关键技术研究,把长停井治理与油藏综合治理相结合,科学制定复产方案,高效推进长停井复产工作。以不同油藏开发矛盾为主线,坚持分类治理、油水并重,突出长停井治理与油藏综合治理紧密结合,技术支撑人员与各油区采油厂紧密融合,先后在21个重点区块开展集中治理,实现油藏的“两降一提”,共复产重点区块长停井600余口,提高了油藏整体开发水平。
围绕水淹定向井、水平井等长停井复产难题,挖潜项目组加大新工艺新技术试验,通过建立选井标准、优化工程方案、优选关键材料等工作,做到“一井一策”,目前共实施水淹井堵水、水平井找堵水等试验200余口,平均单井日增油1.18吨;在水淹井治理方面,按照“堵压结合、以堵为主、双向治理”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大剂量、多段塞的堵水技术,现场试验70余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03吨,含水率降低30%以上,为该类长停井复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针对盆地侏罗系油藏规模小、隐蔽性强,低阻油层普遍发育等老井复查难题,挖潜项目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地质、测井、工程一体化优势,通过单井精细解释、多井剖面分析、油藏综合研究等工作,强化低阻油层判识技术攻关,突出小层、构造、电性精细对比解释,分区分层建立测井解释图版,确定含油下限标准。通过测井精细解释,项目组把一批原结论为水层或含油水层,并不具备开发潜力的层位提升为油水层或油层,复产后平均单井日增油达到1.2吨左右,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挖潜项目组在持续开展水淹长停井堵水试验研究,区块连片堵水见好的基础上,立足长停井实施效果,以点带面,落实油藏规模,实现增储建产,也为规模实施长停井复产和油藏综合治理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