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石油报道,截至5月29日,中国石油
辽河油田杜80块与杜229块超稠油油藏今年以来已有16个井组转蒸汽驱开发。截至目前,辽河
超稠油蒸汽驱已转驱44个井组,日产油627吨,平均单井日产量稳定在3吨至5吨,采油速度2.5%以上,油汽比0.167。
“这种模式以前是不敢想的!”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稠油开发所所长尚策对记者说。一般来说,蒸汽驱只适用于开发原油黏度低于1万厘泊的普通稠油,而
辽河油田超稠油黏度普遍大于10万厘泊,成为蒸汽驱开发的“禁区”。
据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户昶昊介绍,突破禁区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认识的突破。面对超稠油蒸汽吞吐后缺少有效大幅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的严峻局面,
辽河油田科研人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在深入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油藏有了重新认识:经过10多轮蒸汽吞吐后,超稠油地下温场已经形成,温度在70摄氏度以上,地下原油黏度大幅降低,符合转蒸汽驱条件。
辽河油田经过前期先导试验和后期扩大实施,首次揭示
超稠油蒸汽驱开采机理,并证实此种开发方式可行。不同于普通稠油蒸汽驱以驱替为主、泄油为辅的开发机理,这项技术以泄油为主、驱替为辅,虽无明显产油高峰期,但稳产时间长、采油速度和油气比较高,采收率可以达到60%,进一步丰富了蒸汽驱开发理论。
实践证明,充分预热是超稠油成功转驱的前提。
辽河油田以“地下温场有效建立”为核心,建立不同渗透条件下的转驱启动温度界限,创新形成以育替腔、扩波及、降流度比、提热效为核心的油藏工程设计方法,形成
超稠油蒸汽驱技术,实现10万厘泊超稠油成功转驱,填补互层状超稠油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国际技术空白。目前,已在44个井组成功试验并推广应用,预计建成20万吨年产能力,先导采出程度已达63%,采收率65%,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世界稠油看中国,中国稠油看辽河。
辽河油田超稠油黏度世界最高,
超稠油蒸汽驱开发属于世界首创,目前已建成10万吨试验基地,支撑蒸汽驱年80万吨稳产。为扩大“战果”,
辽河油田今年将开展黏度20万厘泊以上超稠油先导试验以及单层厚度2米至4米的
超稠油蒸汽驱工业化试验,不断拓宽这项技术的实施界限。到“十四五”末,力争转驱138个井组,将支撑
辽河油田超稠油稳产10年。
新闻背景
【技术简介】中深层
超稠油蒸汽驱是互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大幅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超稠油油藏黏度超出常规蒸汽驱实施技术界限,注采井间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这项技术通过对油层整体吞吐预热,充分改造地下“四场”(温度场、压力场、饱和度场、黏度场),使其达到蒸汽驱转驱条件,而后利用小压差将蒸汽连续注入油层,实现汽腔稳定均衡扩展,充分发挥蒸汽驱替与原油重力泄油作用,推动原油向生产井流动并采出。
延伸阅读
问:
超稠油蒸汽驱技术的优势是什么?
辽河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技术课题组:一是开发经济性好。与国内外蒸汽驱开发区块相比,油汽比高。二是技术可靠性强。技术在曙光油田成熟应用,效果显著。三是适用范围广。对于小于10万厘泊黏度的超稠油油藏均可实现长期增产。
问:这项技术实现突破的意义是什么?
辽河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技术课题组:以前,国内外蒸汽驱技术主要在浅层、普通稠油油藏现场试验与推广应用,中深层
超稠油蒸汽驱技术始终无人敢尝试。近10多年来,
辽河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技术在驱油机理构建、开发方式研究、设计方法探索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补齐技术短板是解决我国能源技术自主化的根本需要,不断突破蒸汽驱实施禁区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保障。
辽河油田超稠油探明地质储量丰富,但有效开发难度非常大。不断扩大
超稠油蒸汽驱应用规模,是
辽河油田实现产量接替、保障千万吨稳产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