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 电商 产品 供求 市场 专家库 专题 人物 理事会
招标 文库 媒体 通讯录 推荐 联盟 视频 会展 图片
会员
合作机遇 政策动态 人事变动 科技动态 勘探·开发 炼油·化工 油品·销售 天然气·管道储运 物资·装备
工程·建设 非常规资源 替代能源 质量·安全 节能·环保 会员资讯 综合市场快报 液化石油气市场 原油市场动态
汽柴油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 ->> 政策力推甲醇汽车“驶入”应用快车道
政策力推甲醇汽车“驶入”应用快车道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    我要投稿
    关键词:甲醇汽车    意见    
    自2018年初10城市通过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组织的试点验收之后,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再次迎来重大利好。

  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安全可控,在具备应用条件的地区发展甲醇汽车”。

  《意见》的出台将对我国的汽车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组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和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顾问、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

  专家表示,《意见》的出台对我国在动力多元化基础上培育燃料多元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积极对新规予以落实。

  甲醇汽车推广迎来利好

  《意见》首先明确了因地制宜,统筹协调以及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将强化甲醇汽车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完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应用保障体系,提高市场应用水平,保持我国甲醇汽车及相关产业在产品、技术及专用装备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快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汽车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意见》提出,各省要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鼓励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现有制造体系基础上,针对甲醇汽车特性,通过技术改造完善甲醇汽车制造体系,提升甲醇汽车制造技术水平,开发甲醇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工程车等车辆及动力机械,满足市场需求。完善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甲醇汽车生产。

  同时,应着力突破甲醇高效能量转化机制、低排放控制、长寿命低成本耐腐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深入开展甲醇汽车尾气的健康影响等研究。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加快甲醇汽车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意见》明确,各地要推进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甲醇,充分利用低质煤、煤层气、焦炉煤气等制备甲醇,探索捕获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工艺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甲醇燃料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地区应因地制宜、统筹布局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加注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

  《意见》还要求加快甲醇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在现行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基础上,针对甲醇汽车的特性及应用需求,组织制定甲醇汽车技术条件、甲醇发动机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加强甲醇汽车国际标准制定,完善甲醇燃料及加注体系标准,研究制定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车用甲醇燃料作业安全规范、甲醇燃料专用加注机、甲醇燃料添加剂等标准。

  在鼓励甲醇汽车应用方面,《意见》指出,要按照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安全可控的原则,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使用甲醇汽车。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市政车辆、专线物流运输等领域使用甲醇商用车。有关地区应积极为甲醇汽车应用创造条件,给予符合中国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甲醇汽车排放限值要求的甲醇汽车购买、运行等应用优惠政策。甲醇汽车制造企业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对此,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组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示,我国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坚持因地制宜。本着“宜醇则醇”原则,坚持在有条件地区开展工作,绝不搞一哄而上、全面开花的面子工程,推广工作一定要做实落地。“甲醇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很多,不仅甲醇汽车,还需要加注站、甲醇供应和运输等多方面的协同。因此,既要看到甲醇推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存在的困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引导,做好甲醇的推广应用工作。”何光远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明确八部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指导甲醇汽车应用。地方有关部门建立甲醇汽车应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分工。对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等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甲醇车辆,依法办理机动车登记,燃料种类签注为甲醇,发放普通机动车号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依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等国家标准对甲醇汽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甲醇车辆应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并依法完成环保信息公开工作。《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提出:“研究把甲醇汽车纳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管理,支持甲醇汽车发展。”相信双积分的激励机制,将给甲醇汽车的推广应用带来更加广泛的市场。

  推进落实是重中之重

  我国是甲醇生产大国,相关生产技术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拥有全球60%以上甲醇产能和55%的产量;2017年,甲醇产能达到8314万吨,产量6400余万吨。此外,甲醇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不仅煤炭、天然气、生物质能作为甲醇生产原料,凡是含碳氢的物质都可以用来生产甲醇,甚至二氧化碳也已经开始被用作甲醇生产。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具有低碳、氧含量高、辛烷值高的特性,有利于充分燃烧,可有效提升发动机功率。

  中国甲醇汽车应用已历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从技术到产业化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

  据记者了解,最早由工信部牵头组织的甲醇试点工作,从组织调研开始到最后试点推广验收总结,经过了近十年时间。早在2009年,工信部就启动了甲醇汽车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高比例甲醇燃料替代汽油、柴油研究,组织专题研究组对甲醇汽车所涉及的能源、环保、安全、技术、经济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委托有关机构对甲醇燃料与汽油、柴油、乙醇汽油的排放检测进行对比实验,开展了甲醇汽车安全性评价,提出了甲醇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为促进节能减排、探索我国车用燃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2012年以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在晋中、长治、上海、西安、宝鸡、榆林、汉中、贵阳、兰州、平凉等10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数据显示,试点期间10个城市投入试点甲醇出租车、公交客车、多用途微型车等共计1024辆,总运行里程1.84亿公里,获取技术数据数亿条。

  2018年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全面结束并形成了可利用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意味着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即将全面推开。此次《意见》正是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总结报告的基础上,由八部门组织力量加以起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新兴燃料的移动运输装备和交通工具,甲醇汽车将成为我国多元化能源汽车大家庭中的一员并进入市场。

  经过多年研究和试点,甲醇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据介绍,9家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32款甲醇汽车产品已由相关部门公告发布,形成了包括甲醇轿车、甲醇/柴油二元燃料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城市客车等系列车型。目前,甲醇汽车整车及专用零部件制造体系基本形成。

  为验证甲醇汽车性能,相关部门共采集了甲醇发动机及整车、人体健康、环境影响等12方面5亿余个基础技术数据,使甲醇汽车的可靠性、适应性、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各项性能得到了有效验证。在完善配套标准规范方面,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了《甲醇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车用甲醇燃料作业安全规范》等技术规范,推动颁布了甲醇燃料添加剂、加注机等一系列国家、地方和团体标准。在探索甲醇汽车市场化发展模式方面,指导试点地区出台了将甲醇汽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范畴、扩大出租车指标、减免出租车经营权费及高速路通行费等支持政策,鼓励运营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推动了多种商业模式渐趋成熟。

  “甲醇是单碳燃料,燃烧时很清洁,一般不会聚合成颗粒物。甲醇掺烧是以均质混合气形式进行的,克服了扩散燃烧浓淡不均造成的NOx和PM不足的缺点。另外,甲醇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便于运输和加注,”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如指出,甲醇与柴油掺烧是我国发明的一种成熟技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六排放法规,采用甲醇掺烧技术,将能避免诸如采用欧美技术路线带来的复杂的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性能标定等问题。”刘汉如表示。

  “总算拿下来了!八部委文件的出台,让我百感交集,既高兴,又感到推进工作的艰难!”何光远感慨道。

  何光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已经发布,接下来如何推开和落实尤为重要。他认为,首先,八部委应该有一个牵头的工作组定期举行会商,共同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其次,相关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应尽快建立起来。再次,各个试点城市和将要推开的城市,要有市领导挂帅的工作组。据何光远透露,《意见》发布后,包括浙江、山东、河南、安徽,以及四川乐山市等具备条件地区的积极性都很高,其有望成为下一批推广地区。

  燃料多元化应用加快推进

  业内人士指出,推动甲醇汽车区域性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意见》对下一阶段甲醇汽车产业发展和保障环节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加快甲醇汽车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在业界看来,甲醇汽车推广政策的出台,既给转型的车企们吃下“定心丸”,也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探索汽车燃料多元化道路上走在前列。受访专家表示,在中国推广甲醇汽车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汽车燃料多元化发展趋势的选择。首先,生产甲醇燃料的原料来源有保障,生产技术成熟,特别是通过劣质煤、煤层气、焦炉气制取甲醇的技术,实现了对煤炭资源最大化清洁合理利用。其次,从长期看,甲醇燃料生产技术是我国应对石油对外高依存度的重大战略储备技术,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事实上,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对此,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顾问、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未来必然是能源资源多极化、能源来源属地化、能源技术智能化,甲醇是未来能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未来,甲醇汽车将是能源互联网中的一个智能节点。今后,汽车将是能源革命中的分布式发电厂、分布式储能厂,也将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例如,小区停电了,这时如果汽车停在小区里,就能供给十几家居民的用电。”徐锭明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新的工业革命和新的能源革命的第五个支柱,它将推动能源革命进程,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汽车不仅仅是汽车,汽车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新空间。

  “我认为,这次八部委推出的《意见》意义很大,当然道路可能比较艰难,但要坚持科学,坚持实事求是,”在徐锭明看来,一个产品好不好,工艺说了算;一个产品用不用,市场说了算;一个项目上不上,环境说了算。“对于甲醇汽车,如果国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更好,但我还是更赞成产品凭本事‘吃饭’,”徐锭明建议,“要将有关甲醇汽车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竞争力,产品质量要有公信力,产品品牌要有吸引力。另外,应该培养使用者遵守规则的习惯。此外,应尽快制定甲醇汽车相关国家级标准。”(记者钟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分享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9年4月4日 浏览1566次
  延伸阅读
 如何实现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个意见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
 《关于促进石油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于近期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
 人社部就《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答记
 工信部:鼓励企业提升甲醇汽车制造能力
 司法部就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保管理条例征求意见
 国办印发指导意见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山东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
 甲醇汽车推广应用难点有望克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
 政策力推甲醇汽车“驶入”应用快车道
 保障能源安全、构建多元化车用燃料需求: 甲醇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能源局发布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力争2030
 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扶持政策征求意见
图片   ...更多
龍耀中国 福在舍得
腾龙迎福 华彩东方 舍
龙年品沱牌 万家春意浓
全球首艘LNG双燃料油轮
全球整体制造最长塔器装船
中天合创叉车安全预警系统
中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累产
中国石化海南炼化百万吨乙
 【媒体】热点关注  
【经济日报】全球能源转型特征与中国的选择
中国青年报:地方国企改革的“首旅探索”
【人民政协报】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经济日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媒体:易捷难撑中石化非油业务大旗
【经济日报】中国制造加速重塑新优势 以新姿态
【经济日报】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国企改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走得稳”有数为证
评论员文章: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
【光明日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媒体】排行榜  
1
 《国际石油经济》:2017年全球油气资源
2
 【石油壹号网】从OSRW看中国溢油应急行
3
 【中国经济导报】惠州市大亚湾区上半年石化
4
 【经济日报】2016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报告
5
 【经济日报】国企改革关键在激发活力
6
 媒体:易捷难撑中石化非油业务大旗
7
 【经济日报】全球能源转型特征与中国的选择
8
 评论员文章: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
9
 【人民政协报】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10
 中国青年报:地方国企改革的“首旅探索”
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石油化工产业协作联盟网 COPYRIGHT @ 2016-2024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666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信息资讯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京ICP备16006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