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浅海所科研人员的“
电磁探伤技术”延续了新年以来的好势头,其升级版阵列式
电磁探伤技术首次在侧钻井中测试成功,进一步拓展了该项技术在油水井中的检测范围。据了解,该项技术已经“开门红”干了三口井,今年保守估计要干40井次以上。
电磁探伤技术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社会上各个领域,但用它来检测地下油井情况还比较少,国外在这方面发展较快,水平也较高。但浅海所科研人员的努力收到成效,他们的“电磁法套损检测技术”已经追上国际先进水平。
“电磁法套损检测技术”利用套管和油管在电磁作用下呈现出来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井下套管的技术状况,可确定套管的厚度、裂缝、变形、错断、内外壁腐蚀及射孔质量。相比目前的其他检测技术,电磁检测是一种无损、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不受井内液体、套管积垢、结蜡及井壁附着物的影响,测量精度较高。与此同时,电磁检测仪还可检测到套管外层管柱的缺陷。电磁检测的独特优点,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套管损坏检测技术之一。
“其实很不容易。”一直负责该项技术的浅海所高级工程师安百新说,“
电磁探伤技术从2011年开始做分公司产业化项目,2014年做分公司推广项目,期间从未间断地在创新和优化,目前是1个纵探头和2个横探头的三探头组合,并弥补了常规技术仅能探测套管内壁信息及受井筒环境制约大等不足。”
多年积累,浅海所已形成成熟的
电磁探伤技术系列,可实现不同井况下的套管井及过油管套损测试。现场测试表明,最佳测速700米/小时,最大测深3200米,耐温150℃,数据解释时间3小时以内,探测精度达到孔洞最小直径10毫米、壁厚分辨率0.5毫米。
科研永无止境。他们并没有就此满足,在以上的基础上,他们更上一层楼,又研发出最新的“阵列式
电磁探伤技术”。“此前技术虽然先进,但其实仍有适应性。我们的阵列式技术出来,又把适应领域推向了稠油井、泥浆井液情况,以及适应在大井斜复杂井况下测取多层管柱等。”安百新说。
应用在侧钻井中,更是进一步的挑战,因为侧钻井的情况更复杂。3月13日,临盘采油厂商23-侧21井现场,当现场技术人员顺利完成该井井下1691米的探伤测试,精准描绘出该井内层3寸半小套及外层5寸半油套的双层管柱剩余壁厚曲线,直观描述出井下1570-1573米开窗井段小套穿越油套的分布形态,详细套损信息呈献给了采油厂方面,他们直呼简直难以置信!
阵列式
电磁探伤技术采用偏心探头纵向阵列排布设计,具有探测信息叠代补偿、高分辨快速解释的显著优势,更适用于大井斜及多层管柱等复杂井套损检测。该技术现已在
胜利油田复杂油水井成功测试近30井次,整个
电磁探伤技术已累计应用近150井次,整体提高了
胜利油田套损修复成功率及治理效率。
据了解
胜利油田现有套损井7900余口,不断升级的
电磁探伤技术在未来将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