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尖锐 传统炼化企业面临转型挑战
|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小 中
大 】 我要投稿 |
1月14日晚,国家发改委网站显示,自15日0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05元,折合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分别上调0.08元及0.09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本次调价后,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多花4元左右。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波动主要以国际油价波动为主,因此普通消费者对成品油供需关系没有关注,但是上海钢联能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廖娜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已经过剩,随着恒力石化和浙石化的炼油产能等陆续落地,未来中国炼能与燃料型产品将全面过剩,这对于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巨大的影响。
据了解,恒力石化和浙石化都是民企巨头投资建设的大型石化基地,它们的一期炼油项目就已经达到2000万吨/年,因此一旦达产,将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延婷透露,2019年国家成品油出口配额下放力度增强,年度出口量将再上新高度,“2019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已下发完毕,共计2150万吨,其中一般贸易方式1836万吨,占85%;加工贸易方式314万吨,占15%,配额总量同比上涨8%,占去年全年总量的45%,接近一半的数量。”
其实中石化等石油央企对目前成品油过剩的状况早有预测,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汽煤收率、升级化工装置及拓展商业外延等问题受到重视,“此外低硫燃料油迎来契机,如何巩固海外客户也值得深思熟虑。”中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仇玄坦言。
成品油过剩加速
其实国内成品油过剩从2010年就开始了。
当时中石油和中石化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地建立了三个巨大的石化产业郡;此外山东地炼企业也加速建立自己的石化基地,因此到2015年前后,国内成品油过剩近10%。此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一直依靠出口过剩成品油的模式保持市场稳定,但据王延婷介绍,国内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已经进一步激化,各大油企配额申请数量将继续增加,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配额下发总量或将超过5000万吨。
这对全球石化业有巨大的影响——过去主要出口市场在东南亚国家,但是这些国家不能消化每年5000万吨成品油的进口量,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进行升级。
仇玄坦言,“目前北美、亚太、俄罗斯成为油品净出口区域,进口市场集中在非洲、亚洲、欧洲;亚洲地区在2020年之前会有235万桶需求缺口,但未来竞争将越来越大。”
他表示,随着国内炼化企业扩大产能,这个行业的过剩将加速,到2030年中国炼化产能将达到10亿吨,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2018年国内汽油需求减速比较明显,1-10月份汽油表观消费量1.12亿吨,1-10月份乘用车累计销售-1%,8-10月份负增长4.5、12%、13%,11月份乘用车零售量减少30%,因此国内汽油数量增长非常缓慢。
他认为,未来30年国内炼油产能处在大扩张周期上,包括恒力石化、浙石化等大型民企石化基地将落地,大家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行业将经历一次洗牌,特别是那些中小山东地炼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石化业也遭遇重创,当时国内石化企业暴露出企业力量分散、技术实力薄弱、产能多集中于低端产品的弱点。
“在金融风暴中,我们议价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如果不是中央政府及时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批中小化工企业都将面临停产,甚至破产的命运;反观赢创、朗盛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议价能力强的特种化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只是压缩了部分产品的产能。”一位石油央企专家坦言。
伍德麦肯兹公司炼油顾问侯睿表示,2031年,石油在交通领域的需求将达到峰值,成品油消费量将出现下降,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点在化工领域,炼化企业特别是燃料型炼厂要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下游化工产业链。
按此推算,留给传统炼化企业的时间大致有10年,而最关键的时期就在今后两三年。
来自国际同行的挑战
其实山东地炼企业的转型不但要面对来自国内的竞争,更要面对国际同行的挑战,它们在石化行业有巨大的优势。
据了解,2016年日本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平均开工率达到96.2%,为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日本经济缓慢复苏,特别是2020年东京将举办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预计将带动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日本衍生物和聚烯烃需求一直表现强劲,自2013年12月以来,乙烯裂解开工率一直超过90%。日本一些公司还计划在进行衍生物业务重组的同时,提高石脑油裂解装置的竞争力,主要是提高原料灵活性。
“日本的石化产业已经很成熟了,很多产品的销售市场正是中国大陆,而地炼企业才起步,很难与之抗衡。”上述石油央企专家坦言。
而更大的挑战来自刚刚起步的中东石化企业,它们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快速发展。
沙特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产油国,科威特等其他中东国家也有很大的原油储量。过去它们只是国际石化企业的原油供应方,但是2000年后,中东企业纷纷开始进入乙烯等石化产业中,2008年科威特石化和陶氏的合资项目就是明证。
“虽然上述项目最终因为当时的金融风暴而失败,但是中东企业进入石化产业的想法并未改变。”一位跨国投行石油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于他的说法,安迅思中国能源研究总监李莉表示认同。她进一步表示,“目前中国地炼企业的资金比较缺乏,其技术力量也没有很完备,因此它们只能在一些短平快的化工产品上做投资,考虑5年之外的未来规划可能过于遥远。”因此,未来中国石化企业将有更大的压力。(记者:何清 编辑:许望)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
来源:21世界经济报道 |
时间:2019年1月16日 |
浏览1329次 |
延伸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