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
论
煤炭,中国建成了十四个特大型基地,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看
油气,年产量2亿吨,储备规模1640万立方米,
天然气年产量1300多亿立方米,年均增长超10%,最近
可燃冰开采又传来喜讯……
日前,中国工程院召开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一期)”成果发布会。该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7.5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30倍,能源支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
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
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体系。
“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如今不少地方,
煤炭生产实现了传统落后的开采方式向智能化开采方式转变,煤机装备实现了由国外引进仿制向自主研发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单一
煤炭生产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方式转变,到处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矿山环境。”中国
煤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峰说,“
煤炭工业改革发展表明,加快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提升行业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虽然像
煤炭产业一样,很多能源领域技术革命开花结果,但专家表示,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落后,亟待提高。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报告提出,我国在
煤炭大型综采、
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先进发电和输配电、现代煤化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但在能源领域的核心装备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催化剂助剂等方面,还需要大量进口和重复引进。我国能源科技水平在全球局部领先、部分先进、总体落后。
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我国能源还面临着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能源供应压力和约束不断加剧。多年来我国高耗能产业发展过快,能源转化和利用效率低下,先进高效的能源技术普及率较低,
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应用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潜力巨大。
要应对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首先能源消费总量需要控制。专家看来,中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服务规模和水平的提高。比如,建筑部门新增建设面积快速上升,小汽车数量和使用量急剧增长等,终端能源服务需求规模迅速增加,迅速冲抵了能效进步带来的节能效果。对终端能源服务需求规模的有效引导和控制,是决定我国未来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
“2030年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继续增长。此后,人均GDP逐步落入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能耗峰值区间,经济发展和能耗有望脱钩。我国将在2030年至2050年间出现能源消费总量拐点。”谢克昌说,“工业部门能耗峰值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现,建筑部门能耗峰值在2030年左右出现,交通领域有望在此后5年到10年实现能耗峰值。”
“要转变节能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追求经济增长、尽量提高能效,转变为约束能耗总量、尽量创新发展方式。”谢克昌说。
过去多年,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
油气进口国,但是近年来随着页岩
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能源独立”初露端倪,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由2005年的66.4%降低到2014年的26%。并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欧盟、日本等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进口渠道多元化、创新能源外交等方面积极部署,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能源体系成为主要发达国家能源科技创新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提出,中国加快推动能源革命必须把握几个要点。首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基础。其次,科技创新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必须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路线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审慎研究引进能源技术和产业模式。此外,还要加强国际能源战略合作,包括加强能源开发和利用合作,加强科技和重大装备合作,在能源金融、投资模式、人才交流等领域全面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