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讯: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日前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冻结石油产量会议无果而终。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立场转向“鹰派”的沙特阿拉伯表示,在没有伊朗参与的前提下,沙特将拒绝签署任何协定,这一表态成为左右当天会议成败的关键。对原油日产量超过1000桶的沙特来说,目前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承受着国际油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冲击,与其他国家联手限制产量似乎是唯一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伊朗抓紧提升产量、力争尽早恢复到制裁前的努力令沙特担忧,出于捍卫市场份额的考虑,此前吃过苦头的沙特又不愿带头限制产量。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下行趋势延续到2015年,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地区产油国将矛头指向了非欧佩克国家。它们认为,石油价格暴跌应归咎于投机行为和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曾经指出,欧佩克曾试图恢复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但因欧佩克组织以外的主要产油国不予配合,加之错误信息的传播和贪婪的投机行为,才令油价形成暴跌格局。当时,有分析指出,沙特实际上希望借助低油价保卫自己的石油出口市场,打压以页岩油为代表的非传统型原油开发和生产,最终把这些原油的大部分从市场中挤出去。作为欧佩克的“风向标”,沙特的言行刺激了其他产油国,大家都希望通过增加产量来减轻油价下跌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进入2016年,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影响,沙特经济也难堪重负,同样期待与其他产油国联手限制产量,以此稳定国际油价。2月16日,沙特、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卡塔尔就冻结石油产量达成共识,同意将石油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的水平,并寻求更多的产油国参与到产量冻结计划中。但解除制裁恢复原油出口的伊朗并没有立即参与冻产的打算。伊朗官方此前表示,伊朗要将该国的原油产量提高到制裁以前日均400万桶的水平后,才会考虑冻结石油产量。沙特显然不愿接受这样的决定,也为本次多哈产油国大会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有分析指出,产油国何时能够再次坐到谈判桌前,很大程度上要看沙特还能在低油价的情况下坚持多久。如果沙特国内经济继续恶化,其冻产意愿将会显著增强;若沙特经济得以企稳,未来该国与其他产油国联手减产的可能性仍不会太高。
去年,沙特对国际油价形势有所误判,认为油价下跌仍为短期风险,未对中长期的发展计划进行调整,从其预算案列出的各项支出看,开支的大头分别是教育、医疗、社保以及政府对国民创业给予的各种资金支持,但386亿美元的预算赤字已经成为历史最高纪录。一年过后,沙特2015年财政赤字竟高达980亿美元。今年,沙特财政赤字估计仍将高达870亿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国际评级机构也纷纷出手,下调了沙特的主权信用评级。惠誉在12日将沙特长期信用评级由“AA”降到了“AA-”。此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去年沙特经济增速为3.4%,今年将大幅放缓至1.2%。虽然沙特在油价高企时期积攒了巨额外汇储备,但IMF估算,如果不改变现行经济政策,沙特将在5年内宣告破产。
不过,沙特的家底要比一般产油国厚实得多。过去10年间,沙特在高油价期间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即便未来两年国际油价保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沙特也可利用高达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避免石油收入锐减对国内财政造成的冲击。此外,沙特的原油开采成本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借此与其他欧佩克成员国、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周旋。据纳伊米透露,沙特产油成本最多在每桶4美元到5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