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稠油产量达31.3万吨,以1/5的储量贡献了全厂1/3的产量,且开发效益大幅增长,油汽比由1.15提高到1.48,促使全厂盈亏平衡点降至38.79美元/桶。
成绩背后,是该厂技术人员发扬“油稠人不愁,攻坚创一流”的精神,解除了
稠油“非热不采”的封印。
颠覆
稠油“流动性差”的传统认知
稠油是地面条件下黏度大于50毫帕·秒的原油。顾名思义,
稠油比普通原油更黏稠、流动性更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
胜利油田就开始开采地下
稠油,形成了以热采为主的开采方式。这一技术,帮助孤岛采油厂连续15年
稠油产量保持在百万吨以上。
鼎盛过后,局面变得严峻。经过30多年的开采,
稠油油藏热采后期周期产油量、油汽比走低,无效低效井增多,开发效益变差,进入低速低效的低谷期。
近亿吨
稠油储量如何高效开采?27.6%的采出率如何大幅度提升?开发接替技术如何探索?该厂地质技术人员苦苦探求。
经过多轮次原油物性论证,技术人员发现,原油黏温曲线的拐点温度为50摄氏度,当温度高于拐点温度时,原油黏度下降趋于平缓。换句话说,在地层条件下,孤岛油田
稠油渗流特征接近稀油,呈现“地面稠,地下不稠”的特点,颠覆了
稠油“流动性差”的传统认知,令人耳目一新。
GDN5-508井也给技术人员带来极大惊喜。该井地面原油黏度超过6500毫帕·秒,但2008年7月注汽投产后一直保持高效开发,目前日产油仍在6吨以上。“一口‘汽’干了13年”,有力打破了常规
稠油热采吞吐开发规律,是充足的边底水能量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也就是说,有了能量的驱动、合适的温度,“流动的
稠油”这一理想就可能照进现实,蒸汽“独立作战”的热采模式有望被突破。
调配“一升一降”妙方
稠油复苏的关键是“驱油”。
传统的蒸汽热采技术是注入蒸汽采出油,一味注汽透支了地下能量。在没有强劲驱油动力的情况下,热蒸汽波及范围之外的
稠油成为“漏网之鱼”。
“地下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思维方式、开发技术上也要跟得上油藏变化。”地质技术人员谢向东说。
第一个挑战,如何为地层“解渴”?地层经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压力下降,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先快速补充能量,将地层压力恢复至8兆帕后,再温和注水,不仅可以恢复地层压力,而且可以防止含水上升过快。实施后,南区馆1+2单元的日产量由原来的年递减30吨变为上涨45吨。
第二个挑战,
稠油逐渐恢复能量后,油水黏度比大,如何实现“油水共进”?提升水黏度、降低油黏度,这“一升一降”成为技术人员乘胜追击的妙方。
为解决油水推进不同步的问题,技术人员多方论证,逐渐探索出了各类油藏的冷采驱适用条件:对封闭性
稠油,采取降黏剂驱、微生物驱;对边底水
稠油,聚合物+降黏驱共同发力;对强边水
稠油,探索堵调复合驱。
一番对症下药,打通了
稠油的“任督二脉”。2018年以来,该厂转驱75个井组,覆盖地质储量超2000万吨,年增油5.1万吨,降低成本逾亿元。
解除
稠油“非热不采”封印
以往热采方式,流程复杂、占井时间长,水、电、气的消耗都很大。而冷采吞吐只需将降黏剂注入地层,焖井、回采即可,成本是热采的1/3,既经济又绿色,更符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018年以来,地质技术人员转变开发思路,利用“孤岛
稠油可流动”这一特质,加强科研攻关,由蒸汽吞吐转为冷采吞吐。
他们按照“先易后难、有序开展、分类评价”的原则,在不同类型油藏、不同井型、不同开发方式
稠油井开展攻关试验,探索了降黏冷采五大技术:有能量低黏度井,采用微生物吞吐;有能量高黏度井,采用降黏剂吞吐;弱能量低产井,利用“油溶性降黏剂+二氧化碳”增能降黏;浅层强边水特
稠油井,投入特殊降黏剂;深层边底水特
稠油井,“堵水+降黏”双管齐下。
以上组合拳有效改变了
稠油的“惰性”,让不同“性格”的
稠油都欢快流动起来。2020年至今,孤岛采油厂实施冷采降黏吞吐138井次,有效率达87.5%,累计增油5.69万吨,优化注汽量83.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