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记者从
云南石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了解到,在低负荷运行条件下,
云南石化努力生产高效优质产品,2月单月加工原油77万吨,销售各类产品66万吨,截至2月底已扭亏为盈,提质增效取得重大突破。
地处西南地区的
云南石化作为燃料型炼厂,受疫情、国际原油价格、原油运杂费及汇率波动等影响,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
困难面前,
云南石化紧盯开工复产初期运行重点,狠抓提质增效,装置运行质效得到提升。成立专班,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创建一流和炼化一体化发展等专项研究,破解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加快扭转不利形势和被动局面。
云南石化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科研攻关开发力度,不断丰富新产品种类,成立沥青等产品产销研一体化领导小组,研发70号、90号A级道路沥青,SBS改性沥青,F-300防水卷材用沥青等产品并实现量产,建成了西南沥青生产基地。
“利用大检修契机,我们顺利完成了蜡油加氢裂化、汽柴油改质、汽油加氢改造三大技改项目和155项技改技措项目实施,既解决了瓶颈问题,又促进了产品质量提升。”
云南石化生产运行处副处长蒋国权说。
云南石化首次大检修将环保提标改造、质量升级、隐患治理一并进行,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绿色、节约”的大检修目标。
坚持不懈提升产品质量,使企业区域市场影响力、企业美誉度不断扩大,相继获国家级绿色工厂、云南省人民政府质量奖、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智能制造先进应用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十三五”期间,
云南石化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195天,加工原油3525万吨,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外11个地区,生产的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沥青等主要产品全部打通出口通道,进入国际市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坚持
成品油以销定产、炼化小产品以产促销。完善价格管理,优化
成品油内部价格机制,建立炼厂与销售企业价格形成机制,推行一品一案,理顺价格管理流程,实现由‘量本利’向‘价本利’转变。”
云南石化副总经济师李多顺介绍说。
云南石化努力增强市场意识,加强与销售企业等市场主体沟通,建立客户分级分类维护保障服务体系和高效协同机制,实现由“做工厂”向“做市场”转变。发挥财务在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由“事后算账”向“事前算赢”转变。同时,
云南石化全面加强生产受控管理,加强产销计划协同配合,科学编排产销方案,合理控制产销节奏,打通航煤管输流程,在终端需求不旺、产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保证了产品销路畅通,实现全产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