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结合地下油藏特征,研发化学驱采油方法,形成了以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非均相复合驱为主的
化学驱油方式,不断攻克油藏开发新难题,实现效益开发,助力持续攻坚创效。截至目前,化学驱覆盖地质储量5.2亿吨,年产油200余万吨,累计增油3300多万吨,提高采收率8.1个百分点。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许多区块出现特高含水但采出程度仍较低的状况。继续注水,意味着更多无效循环。“由于长期水驱,导致注入水都沿着主流线注入,其他区域得不到有效波及。”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兼采收率试验室主任祝仰文说。
化学驱油用的化学剂,加入具有增黏性质的成分,形成的黏稠液体,增大注入液的黏度,让注入液接近原油黏度,增大了阻力。“驱油剂就会分散流向其他方向,增大了波及体积。”祝仰文告诉记者,“能波及的地方,相当于用笤帚多扫几次,等于增加驱替强度。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巧劲,在驱油剂中添加表面活性物质,提高洗油效果。”
多年来,油田稳步推进化学驱技术,在孤岛、孤东进行先导试验和扩大试验……
化学驱油技术已经在部分油藏中得到规模应用。
目前,对于温度超过80摄氏度、矿化度超过30000mg/L的三类油藏,化学驱面临巨大挑战。高温、高矿化度会造成聚合物高分子链卷曲、降低注入液黏度,影响驱油效果。
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耐温抗盐单体并把分子量提高到3000万以上,应用到该类油藏。东辛厂永8区块试验中,试验区目前综合含水下降4.9%,累增油3117吨,实现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效益开发。
常规认识中,特高温中低渗透油藏不适合应用化学驱。油田自主研发出原位乳化驱油方法,在地下把原油乳化增加黏度,应用于此类油藏有良好效果。今年,在纯梁厂纯17区块应用该技术,区块日产油由11吨升至18吨,含水由90%降低至86%。
对于一些已经实施聚合物驱的区块,注聚后经过水驱仍会出现高含水状况。科研人员在常规液液均相化学驱基础上加入黏弹性颗粒,形成液固非均相复合驱。祝仰文介绍,黏弹性颗粒对油藏深部调控主流线、降低无效注水有更好效果。孤岛中一区Ng3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实施后,含水由98.2%降低至81.3%,采收率提高至63.6%,成功挑战60%采收率极限。非均相复合驱在孤东、孤岛、胜采、东辛逐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在价值引领理念引导下,
胜利油田更加注重开发效益,化学驱技术在持续攻坚创效中不断发力。化学驱成本控制到在40美元/桶以下,完全成本为相同含水水驱单元的80%—90%。